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 站群 今天是:

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66号提案会办情况的函

来源:本局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5-28     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 0

ⅩⅩⅩ

根据市督查办公室《关于做好 2018 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》,我局会同贵单位,共同办理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66号政协提案。按照办理工作要求,现将我局会办情况函告如下。
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

我局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,及时明确了责任领导、责任科室和具体人员,落实了办理责任。建立了定期会商办理制度,每月由分管副局长组织扶贫科主要人员,认真分析提案内容,明确办理目标和时间节点安排,制定办理计划,并全面梳理政策措施,共同研究办理意见,保证办理进度和质量。

二、认真梳理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情况

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,我市一直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,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,狠抓科技推广扶持,强力推进扶贫产业发展。一是全面改善基础设施。2015-2017年,全市贫困地区新建和硬化村社道路3100余公里,新建和改造村道桥梁28座、提灌站65座,整治沟渠130余公里,新建水窖(池)1280口、饮水管(渠)790余公里;改造高低压线路1400余公里,新建通信网络498公里,贫困地区交通、水利、通信、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,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二是强化科技服务支撑。大力实施科技富民、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等行动,争取产业扶贫专项项目20余个,科技扶贫项目13个,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9个,科技示范村2个,农业科技示范户614户,其中米易县建设省级核桃产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个。选派科技特派员70名,开展科技帮扶165余次,在贫困村示范推广新品种65个、新技术42个,提供科技成果200余项,示范种植面积2150亩。建立贫困村农技员、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等实用人才队伍130余人,开展集中技术培训130余期,培训6600余人次。建立并推广“科技专家+示范户+对子户+普通群众”的科技扶贫“福田模式”,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。三是大力发展产业。优化产业布局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明确在河谷地区优先发展冬季蔬菜、枇杷、芒果等产业,中山和二半山区发展烤烟、蚕桑、中药材和特色经济林等产业,在高寒山区发展肉牛、黑山羊等草食牲畜和温带水果等产业。创新“龙头企业+农村专合组织+农业大户+农户”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“公司+新村+农户”等经营模式,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覆盖水果、蔬菜、烤烟、畜牧水产、林业等各类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。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3790万元,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。全市贫困村新建和改造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万亩,种植蔬菜、水果、中草药等特色产业13.4万亩,养殖业年出栏63万余头(只)。贫困村“一村一品”产业格局基本形成,形成“攀枝花芒果”“攀枝花枇杷”“大田石榴”“国胜茶”“红格脐橙”“半坡咖啡”等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。同时积极实施“康养+农业”模式,在贫困乡村建立观光休闲农业景区8个,打造农家乐70余家,全市已建成的16个农康基地中,覆盖贫困村5个。

三、当前产业扶贫工作推进相关情况

当前,虽然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,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,如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、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、标准化生产技术依然不高、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,产品品牌还需提升等。对此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一是2019-2020年确定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,明确扶贫力度不减、投资不降、标准不变,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内容来抓,继续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,持续加强科技扶贫力度,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动力和能力,巩固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成果。二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,制定出台《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精农村美农民富的意见》,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纳入全市农业大盘子,大力实施农业质量提升、三产融合和农产品品牌打造等行动,整体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。三是由农牧局牵头制定《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》,明确2018年产业扶贫主要内容,重点加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、农业品牌打造、产业融合和产业链条延伸等工作,计划新建或改造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3万亩、现代经作农业产业基地3万亩,新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5个,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35座。四是出台了《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以集体产制度改革为契机,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产、股权量化集体资产、土地流转入股等措施,有效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益。同时鼓励科研院所、高校毕业生、返乡创业农民工等,到贫困地区领办、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多层次利益联结,让贫困户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。

 

 

攀枝花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  

2018528